本刊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季刊(刊號:CN 1672—2841 ISSN 44—1587/Z),主要設有“高職
教育探索”、“教學研究”、“科學技術研究與推廣”、“工程實踐”、“信息化建設”等欄目。歡迎廣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以上方面的研究來稿。本編輯部對來稿實行匿名審稿,文稿一經采用,即致稿酬,并贈該期學報兩份。對于學術價值突出的作品,稿酬從優。
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說明:
1. 本刊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
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一律納入其中,如不想被上述數據庫收錄請另投他刊。同時,凡在本刊發表文章,編輯部將一次性給付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及稿酬。(每篇約200元,博士500.正高職稱的800元)
2.來稿應為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章,請勿一稿多投;來稿請投編輯部,請勿投給個人;本刊在不違背作者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有權對稿件刪改,不同意者請在投稿時說明;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通知者,可自行處理;本刊發表的文稿皆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意見。
3.文章觀點鮮明、立論科學、引證可靠、論證周密,字數在4000~8000字之間,計量須使用法定單位。
4.來稿內容按順序包括:題名、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參考文獻、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
5.題目以20個字以內為宜;作者署真名(需用筆名請說明),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第一作者要在該篇首頁地腳標注姓名、性別、學歷、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及主要從事的工作。
6.位于標題下的作者工作單位應注明單位全稱、。ㄊ校┟、郵編。
7.摘要100—300字;關鍵詞3—7個,關鍵詞中間用分號分隔;標題、單位、姓名、摘要及關鍵詞需提供英語譯文。
8.中圖分類號:請查《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一書。
9.文獻標識碼: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D.一般動態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E.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
10.正文內的層次序號可采用11.11.1.1;引用原文要注明出處。
11.數字: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圖表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5位以上數字以“萬”、“億”作單位。
12.圖:序號與圖題居中寫在圖下方,圖請用電腦繪制。
13.表:序號與圖題居中寫在表上方,表格用三線制。
14.來稿請用微軟中文WORD6.0/95/97/2000編寫,采用5號字體。作者可直接發E—mail到編輯部(請留下您的聯系電話)。來稿請寄:廣州市從化江浦街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編輯部收 郵編:510635
E-mail:xuebao@gdsdxy.cn;3302557022@qq.com
聯系電話:020-38490064
參考文獻編排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如: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廣西自然保護區[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66-80.
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如: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任選).如:
辛希孟.
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
中國青年報,1998—12—25(10).
文獻類型標識如下:
專著[M]、期刊文章[J]、報紙文章[N]、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其他[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