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章標題:中文標題二號黑體居中,英文標題二號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可根據需要設置行距。要求題目能夠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精煉、準確,長度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目應為中文題目的準確翻譯。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中文作者先寫姓,全部字母大寫;后寫名,首字母大寫,其余均小寫。其他國家作者按照習慣決定姓名先后順序。作者機構編號使用上角標依次編號。
3.摘要:中英文摘要對應并與正文格式要求相同。
4.關鍵詞:關鍵詞另起一行,3~5個,中英文關鍵詞對譯,順序保持一致,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隔。
5.分類號:中圖分類號獨立成一個自然段!爸袌D分類號”五字加粗?蓪1~3個,不同分類號之間用中文逗號“,”分隔。
6.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7.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8.正文標題:各級標題為黑體,左側對齊,無縮進。獨立成行,可適當設置行距。不建議使用四級以上標題。
9.正文文字:正文要求使用五號字,中文字體宋體,英文字體Times New Roman。正文段落首行縮進2字符,兩端對齊,可根據需要設置12~20磅行距。字數以7000字為宜。
10.數字用法:執行GB/T 15835-200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11.插圖:插圖必須事先在正文中引用。推薦格式為“(圖1)”。作者應保證插圖的清晰度。
12.表格:表格必須事先在正文中引用。推薦格式為“(表1)”。表格中的文字建議建議盡量排在1行內,不能排在1行內的,上下居中對齊?筛鶕䦟嶋H情況選擇左、右或居中對齊,建議純數值列右對齊。
13.公式:公式建議使用Microsoft Word自帶的公式編輯器編輯。字母變量使用斜體,數學運算符使用普通字體。要求公式中的每個變量均要在文中有所體現,或事先使用,或緊跟公式對變量做補充說明。
14.參考
文獻:我刊要求作者嚴格按照《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著錄參考文獻。
格式與示例如下: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M].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歷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
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復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15.來稿請注明作者電話、E-mail,收刊人及詳細地址、郵編。